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通根魂、贯通古今、融通中外,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日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来自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诠释解读,并结合西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从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挖掘西安文化资源禀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本版特编发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发言精华,以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上先行示范,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强化为民意识 筑牢为民情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实践性强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谁”“依靠谁”和“由谁评判”等重大问题,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党校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筑牢为民服务情怀。
一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和文化创新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二是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火热的生活实践,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造出一系列文化精品。
四是把准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五是树立人民是鉴赏家和评判者的理念。检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否真正得到了满足。必须把人民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影响力。(李颂华,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网络编辑: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