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近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在当前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于加快推动西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西部经济强市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发挥其社会作用所必备的共同特征,是其价值取向、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特质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企业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源泉。
——爱国情怀是企业家精神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拥有爱国情怀的企业家,会将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积极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自觉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同频共振,与祖国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的实力与担当。例如,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始终怀揣“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理念,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国货在全球的影响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情怀。
——开拓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核心。市场瞬息万变,企业不进则退,这就要求企业家敢为天下先,善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不断尝试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商业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勇立潮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性地通过开源策略整合全球资源,并依托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实现技术落地,不仅打破了技术垄断、重塑了AI产业格局,也为中国企业从追赶迈向引领提供了重要范本。
——诚信守法是企业家精神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日常活动中,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诚信守法、行稳致远的经营理念,既不能逾越道德底线,更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否则不仅将失去合作伙伴的信任,更要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也将毁于一旦。例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带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诚信原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赢得了市场信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精神的应有之义。企业既负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参与公益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等方式,尽其所能地回报社会就成为企业家应尽的义务。例如,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多年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全国各地建设养殖基地,为广大农民提供养殖技术培训、饲料供应和销售渠道,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国际视野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企业家向来有着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精神特质。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着力提升自身在把握国际市场动向、运用国际贸易规则、防范化解交易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例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敏锐深刻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战略,带领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着力点
近年来,在各项政策利好加持推动下,西安民营经济发展获得长足进步,涌现出一批如受邀参加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西安蓝晓科技董事长高月静、始终专注于光伏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等深入践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典型代表,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生力军。
总体来看,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西安民营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是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较为突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为更好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条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市场准入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允许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各类市场竞争,消除隐性壁垒;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民营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融资政策方面,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可由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企业家创新风险基金,对高风险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更好服务民营企业。要加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让企业家能够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强化法治保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要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包括知识产权侵权、商业欺诈等,维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商业利益;要完善司法审判和执行机制,提高司法效率,确保企业在遇到纠纷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解决;要加强执法监督,整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能够专注于企业经营管理。
——鼓励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根基在于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企业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政府方面,要加强教育改革,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同时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人才支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大宣传表彰,树立典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一方面,媒体要加大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报道力度,激发广大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政府应设立企业家精神奖,对表现突出的企业家及时进行表彰,着力营造尊重企业家、鼓励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
[网络编辑: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