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风楼阁最新消息|一品楼ypllt论坛官网,免费同城空降服务

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西安市委党校乔伟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西安如何发力

  • 发布时间:2025-04-21
  • 来源:西安日报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西安对外交往的地缘区位和政策赋能优势显著。中国-中亚峰会后,为加快推动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西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主动谋篇布局,按照国家总体战略安排和西安实际情况,解决好加强城市对外交往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通过整合全市的对外交流平台,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稳定的、多层多元的交流合作体系,形成规模效应,不断发挥高效集约作用,努力将西安打造成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
        首先,要进一步凸显城市特色,用好外交外事资源。就国内而言,要运用跨区域的国际性高端展会、交易会和博览会,凸显“西安·千年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大力发展国际文旅产业,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中心;同时,加快推进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打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的“西安样板”。就国际而言,要持续办好世界西商大会、丝博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西安)峰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全球程序员节、丝路国际电影节、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国际会议和赛事,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充分依靠西安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侨联、商业协会以及西安各大高校的海外留学生以及孔子学院,使之形成合力,助力西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其次,要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为支撑,纵深推动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内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与城市群的建设密不可分,西安应着力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此外,关中平原城市群还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城市群内各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交流合作密切、区域认同感强使得关中平原城市群有着强有力的发展基础。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作用如果发挥得好,西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能事半功倍。西安应积极发挥自身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引领作用,处理好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轴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同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中原、成渝等城市群协调发展,共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真正发挥出城市群建设支撑城市外交开展的重要作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再次,要以连任世界城地组织联合主席城市为契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当前,西安要依托世界城地组织这一平台,加快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西安城市外交体系,提升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方面,在市级层面,要发展多边、双边城市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西安领事馆区功能,吸引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西安设立领事馆,建立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官方及民间组织良好沟通渠道,鼓励区县、开发区、社会机构、学校、博物馆、医院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建立对口友好交流关系,以友好区县、中外合作园区、中外合作办学、友好学校等形式不断拓展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世界城地组织联合主席城市功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密切沟通协作,促进项目、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整合流动,在政策制定、项目共建、人才培养等领域形成对话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最后,要不断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对外开放的渠道。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除政府与企业两大类、六个主体之外,还有许多形式多样的非政府组织。由此可见,社会力量是西安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城市交流合作、地方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当前,西安市海外联谊会、西安市侨商会、西安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西安市国际文化交流协会、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等多家涉外民间团体,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外友好交流活动,但目前并未形成集中的对外交往规模。比如,西安现在还未成立公共外交协会,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外交的主渠道尚未畅通。因此,在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合作机制过程中,必须要有效发挥西安涉外民间团体在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中互利合作、共建共享的作用,大力开展国际间的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尽早成立西安公共外交协会等组织,畅通社会力量参与西安对外交往的主渠道。

[网络编辑: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