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风楼阁最新消息|一品楼ypllt论坛官网,免费同城空降服务

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西安市委党校纪丽娟: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

  • 发布时间:2025-06-06
  • 来源:西安日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中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以“深化六个改革”之功带动全局之效。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的重要突破口,要突出强龙头、育新质、优生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强市根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行稳致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强做优重点产业链群,更好支撑引领西安高质量发展。
        突出强龙头  提升企业带动力
        一是做大做强“链主”企业。“链主”企业能集合产业链上各个规模企业的生产、供需等环节,形成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网状产业集群,持续带动产业链内的中小企业梯次成长。实施龙头市场主导力提升行动,促进“品质革命”和精品制造,引导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专项行动。同时,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制造、增材制造等方向,支持华天科技、西部超导、巨子生物、铂力特等优质企业向百亿规模跃升,推动产业链规模提升,打造领航企业新方阵。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以“链长服务制”“链主带动制”为抓手,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一链一策一基金”“一企一策一专班”,加快融企成链、聚链成群。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制造业、文旅、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创新集群和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丰富产业关联、要素支撑、产业图谱和创新支撑等产业生态信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产业发展“链式效应”,有效提升产业链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
        三是加快提升龙头链群创新引领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龙头企业要走在前列。面向西安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点支柱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动态发布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和优势技术供需对接“两张清单”,支持链主龙头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当好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排头兵”。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向企业开放共享,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牢牢把握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命任务,落实落细《西安市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若干措施(2025—2027年)》要求,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更好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突出育新质  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方面,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从引进国际创新平台、优化政务服务、完善产业政策等方面,调动政府部门、科创企业、科研单位、投资机构等多类主体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生态治理,形成具备更高服务水平、更高决策水平、更高创新水平的科技创新治理格局,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夯实“地基”。发展新兴产业要通过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统筹央地、军民、政企、校城资源,优化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培育更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场景研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推动智慧城市、国产替代、光伏应用三大场景,推广星闪技术、开源芯片应用,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快大飞机配套产业规模化,支持军民两用无人机研发制造,央地协同攻关商业航天技术,推动北斗应用、卫星载荷等领域产品研制。同时,集中力量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推动信创产品规模化,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借助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当今时代,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广泛运用数智技术、绿色科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激发传统产业生机活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紧抓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等改革契机,加大对旧动能的转型升级,提升其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搭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以“链主”企业为牵引,促进大企业自主转、中小企业加快转。加快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推动煤炭、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突出优生态  提升政策支撑力
        一是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深化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协作配套,健全多层级金融服务体系,多措并举降低物流、用能、用工等综合成本,持续构建上下游联通、大中小贯通、全要素融通的良好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产业链协作配套、技术对接及路演、产业链招商等系列活动,动态梳理并面向社会发布“链主”企业需求及链上企业配套“两张清单”,促进链与链之间更好融合协同,推动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二是创新企业梯度培育。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持续鼓励引导重点产业链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线,不断夯实西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四级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龙头企业“百亿提升、千亿跨越”,分级分类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高企、科小升规纳统。建立小升规培育库,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系统推进升规主力军晋档跨越,提升规上企业数量。
        三是完善“链主”白名单制度。聚焦“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主线精准发力,助力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稳产扩产,倍增发展。探索建立“链主”企业专属政策包,从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上市融资、招商引智、专业技术人才认定、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通过资源整合与差异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支持产业组链成群、链上企业能力提升及重点项目建设,激发“链主”企业引领产业链提升发展的积极性。
 

[网络编辑:毛龙]